在工业领域,有一场盛会堪称行业的 “奥林匹克”,它就是 2025CIIF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这场展会将于 2025 年 9 月 23 - 27 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作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为展会提供了 30 万㎡的超大规模展示空间,在这里,工业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创新成果将得到全方位的呈现。
展会规模宏大,预计将吸引 2800 + 展商齐聚一堂,这些展商来自全球各地,带来各自领域的尖端产品与技术。同时,预计会有 20 万 + 专业观众前来参观交流,他们中有行业专家、企业决策者、技术研发人员等,大家在这里共同探讨工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此外,展会同期还将举办 50 + 国际论坛,邀请全球工业领域的权威人士、学者和企业领袖,围绕当下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已然成为全球工业领域的标杆展会,更是中国工业面向世界的一张 “金名片” 。这张 “金名片” 有着诸多耀眼之处:
国家级背书:展会由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贸促会、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9 大机构联合主办,权威性毋庸置疑。并且,它还是通过 UFI 认证的国际品牌展,UFI 认证是全球展览业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展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全产业链覆盖:从基础材料到智能终端,九大展区串联起完整的工业生态链。在这里,你既能看到用于航空航天的高端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基础材料,也能领略到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智能终端产品的魅力。各展区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全面、立体的工业世界。
国际化平台:展会吸引了 30 + 国家的展商踊跃参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企业占比 30% 。德国以其精密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闻名于世,日本在电子电器、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这些国家的企业参展,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还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让展会成为全球工业技术的交流盛宴。
2025CIIF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设置了九大展区,涵盖了工业领域的各个关键板块,每个展区都有其独特的亮点,展示了工业发展的前沿趋势和创新成果,宛如一把把钥匙,为我们解锁未来工业的密码。
展品方面,有五轴联动车铣中心,它能够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多个面的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对零部件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万瓦光纤激光切割机,凭借其高功率、高效率的特点,可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快速切割,切割面光滑平整;3D 激光切管机则专门针对管材加工,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切割,满足不同行业对管材加工的多样化需求 。
看点十足,届时将有秦川机床、通快、马扎克等 500 + 企业同台竞技。这些企业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它们将现场演示航空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例如,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中,高精度的五轴联动车铣中心能够精确地切削出复杂的曲面形状,保证叶片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通快的激光加工设备,能以高速度、高精度完成金属零部件的切割和焊接,展示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效加工能力。
这里汇聚了众多黑科技,西门子 MindSphere 物联网系统,作为工业物联网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将生产设备、产品和人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管理,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博世 5G 未来工厂模型,通过 5G 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高速通信和协同工作,展示了未来工厂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场景;三菱 e - F@ctory 智能制造方案,整合了自动化设备、信息技术和软件,为企业提供从生产计划到执行的全方位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在这里,你还能获得场景化体验,智能传感、运动控制、智慧工厂升级方案全覆盖。在智能传感区域,各种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为生产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运动控制展区展示了高精度的电机、驱动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运动的精确控制;智慧工厂升级方案则通过对现有工厂的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智能化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
前沿趋势显著,协作机器人 GoFa 10 以其安全、灵活的特点,能够与人类在同一工作空间协同作业,可应用于 3C 电子生产线上的精密组装工作;节卡 2.5D 视觉定位技术,让机器人具备更精准的视觉感知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抓取目标物体;捷勃特全产品线机器人首秀,展示了其在工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机器人产品,展现了机器人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在应用场景方面,汽车制造领域,机器人可完成焊接、涂装、装配等重复性、高强度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C 电子行业中,机器人凭借其高精度和高速度,进行芯片贴片、零部件组装等精细操作;医疗康复领域,机器人辅助设备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
技术突破明显,固态电池相比传统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车以氢气为燃料,排放物只有水,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为车辆的自动驾驶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
在生态链整合上,从动力电池到充电桩,构建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展会将展示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以及其生产技术和回收利用方案;充电桩展区则涵盖了交流充电桩、直流快充桩等多种类型的充电设备,以及充电运营管理平台,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提供便利 。
数字化风口强劲,5G + 工业互联网将 5G 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性与工业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升级,如远程设备操控、无人车间等应用场景将成为现实;工业软件是工业数字化的核心,包括设计软件、管理软件、控制软件等,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研发、生产管理、供应链协同等环节的数字化;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实时反映实体的状态和行为,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
2025CIIF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不仅是一场产品与技术的展示盛宴,同期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更是为参会者提供了深度交流与合作的绝佳机会,通过技术交流与商机对接双驱动,为工业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展会期间将举办 50 + 场高端论坛,涵盖了工业领域的多个关键方向。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聚焦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企业在新兴领域的布局提供战略指导;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则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突破、产业发展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展开讨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深入剖析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模式,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这些论坛邀请了来自全球的 500 + 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和政府官员。他们将分享各自在工业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战略思考。例如,在人工智能与工业应用论坛上,专家们可能会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质量检测环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缺陷,提高产品质量;企业领袖则会分享他们在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
展会将迎来近千项新技术的全球首秀,这些新技术代表了工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突破,将为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变革 。
华中数控的 “端边云” 协同系统,实现了设备端、边缘端和云端的协同工作,能够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一家汽车制造工厂中,通过 “端边云” 协同系统,生产线上的设备能够实时将生产数据上传至边缘端进行初步处理,再将关键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深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生产参数,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误 。
ABB 的自动路径规划软件则为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更智能的解决方案。该软件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和任务需求,自动为机器人规划最优路径,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在物流仓储领域,使用该软件的机器人可以快速规划出在仓库中搬运货物的最佳路径,减少行走时间,提高仓储物流的效率 。
为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展会特别设置了精准对接环节,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 1 对 1 洽谈 。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接会上,动力电池企业可以与整车制造企业面对面交流,了解整车企业对电池性能、容量、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整车企业也能更好地掌握动力电池企业的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后,可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工业自动化产业链对接活动中,传感器供应商与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进行对接,传感器供应商能够根据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的需求,研发更适合设备应用的传感器产品,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则能获得更优质的传感器供应,提升设备的性能和竞争力 。
通过这种精准对接的方式,提高了供需匹配的效率,帮助企业拓展业务渠道,实现互利共赢。据统计,上届展会通过精准对接,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超过 1000 个,涉及金额数十亿元 。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2025CIIF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积极拥抱变革,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为参展商和观众带来全新的参展体验,推动工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迈向新的高度 。
“数字工博” 平台借助 AI 导览、VR 看展、直播带货等数字化工具,打破了传统展会的时空限制 。
AI 导览就像一位智能向导,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观展路线。观众只需在平台上输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产品类型或企业名称,AI 导览便能根据这些信息,结合展会的展位分布和展品信息,生成一条专属的观展路线,帮助观众高效地参观展会,不错过任何一个感兴趣的展品和活动 。
VR 看展则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即使无法亲临现场,观众也能通过 VR 技术,360 度全方位地参观展会现场。在虚拟展厅中,观众可以自由切换视角,近距离观察展品的细节,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对于一些无法亲自到现场的企业,也可以通过 VR 看展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扩大品牌影响力 。
直播带货在工业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展商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全球观众展示产品的操作演示和应用场景,实时解答观众的疑问。观众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还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心仪的产品,实现线上交易。例如,在去年的工博会上,某企业通过直播带货,展示了一款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直播期间就收到了数十份订单 。
参展商可以通过展会的后台系统,获取精准的观众画像。后台系统会收集观众的注册信息、浏览行为、关注展品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为参展商呈现出观众的行业分布、职位、兴趣偏好等详细信息 。
有了这些精准的观众画像,参展商能够实现精准营销。他们可以根据观众的兴趣偏好,向其推送个性化的产品信息和解决方案,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效果。同时,参展商还能根据观众的行业和职位,判断其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洽谈和合作拓展,实现商机转化最大化 。
在 2025CIIF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数字化赋能为展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让工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高效、便捷 。
回顾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每一届都堪称工业领域的一次盛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也为 2025CIIF 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
以 2024 年的展会为例,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吸引了来自全球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 2600 + 展商参展,他们带来了各自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展示了工业发展的前沿成果 。展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共接待了 17.4 万观众。这些观众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地区,他们怀着对工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期待,在展会上积极交流、学习,寻找合作机会 。
展会期间的交易额也十分可观,同比增长 3.6% 。众多企业在展会上达成了合作意向和交易,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些合作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工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
展会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国际巨头和国产领军企业的积极参与 。ABB、发那科、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连续多年参展,他们将工博会视为展示自身实力和最新技术的重要平台 。在 2024 年的展会上,ABB 展示了其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平台 OmniCore,该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系统的全面集成,与之前的 ABB 控制器相比,使机器人的运行速度提升了 25%,能耗降低了 20% ,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国产领军企业也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例如,埃斯顿首发的 “零接触激光飞行焊接解决方案”,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焊接能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展示了国产企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实力 。这些国产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与国际巨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
历届工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也为工业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推动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
展会元宝